异度播客 Uprooted

EP.032 华裔女性海外职场的挑战与机遇(Feat. Jane)

异乡人见闻 Season 2 Episode 32

请关注我们的Instagram: uprootedpodcast2023

作为一名华裔女性在海外职场中,你会遇到哪些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本期一度播客特别邀请了在中国和新加坡都拥有丰富职场经验的Jane,与我们分享她在这两个国家的深刻体验。从江南的童年到新加坡的十多年职业生涯,Jane将带领大家走进她的职场故事,揭示跨国工作的种种趣事和艰辛。

我们三人将探讨海外职场中女性面临的各种问题,从文化差异到职场环境的不同,还会分享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的实用建议。通过Jane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希望能为计划或者已经在海外工作的听众们带来启发与支持。快来聆听这期充满经验和智慧的分享,让我们一同探索华裔女性在海外职场中的精彩篇章!

【关于异度播客】
感谢大家收听,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Instagram: uprootedpodcast2023。我们会随时更新播客预告和信息。欢迎大家随时通过留言区跟我们互动,或者发送邮件联系至:uprootedpodcast@proton.me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s、Podcast Addict 等各大泛用性客户端搜索"异度播客",点击订阅,及时收到更新提醒。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


Speaker 1:

欢迎来到一度播客 我是陈

Speaker 2:

大家好 我是燕 那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新一期的播客 然后今天我们有请到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 叫Jane

Speaker 3:

Jane也跟大家打声招呼吧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我是 出生在江南,从小也是在国内成长工作, 然后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吧,就搬到了新加坡这边, 然后在这里已经陆陆续续待了有超过十年的时间了 现在家庭也是安放在新加坡 工作也是在这边 从业的话大概15年 所以也是在中国和新加坡这边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

Speaker 2:

子厂资深人员 欢迎今天来谈�加我们的节目 那今天为什么我们会请Jane来到这边呢 因为这一期我们要聊一个非常特别的话题 跟我们之前聊的话题都不一样 那是什么话题呢 陈来跟我们说一下

Speaker 1:

今天我们聊一聊 作为一个华裔的女性 在海外工作 然后职场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和遇到的一些 我们之前没有想到过的 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式 因为我们觉得 我和一燕 我们身在的地方不同 但是我们的经历中 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所以今天想请Jane过来也分享一下她的经历中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今天想请Jane过来 也分享一下她的经历 其实我们觉得在 作为一个女性 在海外的职场中 还是有一些很有趣的话题 可以聊的 所以 对 首先燕来说

Speaker 2:

其实刚才J已经也说了 我们其实都算在职场上 工作过蛮多年 然后特别是 在中国和海外都工作过 我觉得这边就有一个 可能会有个不同的点 所以今天趁今天来了 我们也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到底我们在这个职场中 发现国内和境外 这个工作环境到底有些什么不同的点, 谁先说, Elbjian你来先跟我们说一下,

Speaker 3:

其实我是燕和陈的忠实听友, 从他们第一期节目开始我就一级不拉的听下来, 然后我也是觉得当我们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 我觉得我们三个人都有 都有相似 又有很各自独特的一些经历 我觉得很高兴 可以参加到这个讨论 我自己的话 其实我一直是从事的消费者洞察 还有数据 包括商业战略方面的工作 这15年来都是 从乙方开始 然后逐步逐步转换到甲方 过去的差不多十年 基本上都是深耕在 娱乐传媒这一块

Speaker 2:

那现在的话也是

Speaker 3:

我在新加坡前后十年 其实一开始是在乙方 当时是从上海的一个agency 然后直接就到新加坡这边来 也是在那里和燕认识的

Speaker 2:

在上海的这家agency

Speaker 3:

过来之后其实当时已经有一些 不太适应的方面 就是从小在中国长大 其实我还一直觉得自己的英文还挺好的 包括工作当中 我觉得也还马马虎虎吧 就是还用得挺顺手的 因为很多客户啊项目啊 都是中英文的 很多客户也是国外的 但到新加坡来 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一开始 参与的项目也好 拿到的一些 客户也好 让我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 就是一方面可能是 本地的这种文化方面的 不熟悉 另一方面呢 也是工作上的一些 沟通方式啊 交流方式 我记得我跟燕和辰 在讨论节目的时候 也提到过一些例子 我有过就是在 开 就是开 开访问的时候 就被后面的客户直接就说 这个主持人不行, 马上还人。

Speaker 2:

我这点是天大的压力, 作为我们都是同行嘛, 我能够体会对当时的压力有多大, 对, 还有挫败感,

Speaker 3:

很质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张办公桌 但是也很庆幸 也是一路走来 第一是自己没有放弃 第二也是遇到了很多 导师 真的很热心 帮助我的同事和朋友 一路上有提携我 给到我机会 我记得当时也是有一位老板 就是在我遇到这样的客户的这种 feedback的时候 我就在后面继续看然后后来那位老板就是说 好Jane你再上去试一下 我觉得就是有这样的领导 也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吧怎么样去带领团队 和给到团队机会 现在的话 我是到了所谓的甲方 是到了传说中的一家 大厂 现在是 在这家大厂待了差不多 八个多月吧 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了 就是进到一个新的环境 一个新的企业文化 然后要从头开始 把团队重新带上一个轨道 所以对 后面我们可以再具体

Speaker 2:

对对对 其实我很好奇 就刚才你提到 这个我觉得大家应该也有感觉 就一旦出了国 我觉得我们最大面对的一个挑战 可能就是语言环境 对吧 刚才你说在新加坡 你感受到自己的英文 本来觉得国内还是不错的 可能到新加坡感受到了 我可以用降维打击这种感觉吗就觉得好像一下就不行了那这个就刚才你说到 就比如说被客户质疑呀 那后来你是怎么克服的呢 就是怎么把这个危机就转化成了一个机会

Speaker 3:

我觉得一开始其实很容易就第一反应是 哎呀我可能在语言能力上 沟通能力上 达不到这边的要求 但其实如果再想深入一点 或者说经历的次数再多一点之后 你就慢慢发现 其实不是语言的问题 你可以有你的口音 或者什么样 其实更多的是怎么样找到那个 把自己的点 准确的沟通出来的方式 而且是当我们现在面对的是 不光光是 跟自己有相同背景的 这种职场环境的时候 你面临的是 来自真的是五湖四海 全世界各地的这种 同事一起工作 还有客户 怎么样能够找到 让大家都能够理解的 这种沟通方法 我觉得这个是真的 花时间去不断打磨的 那另一方面 就是自己的这个态度上 我觉得很多时候是 是不能给自己很多的选择 这个有一些 就是说怎么说 中文怎么说 有时候你会 人会习惯性的说 哎呀如果我在这边 做不下去的话 那我就换一家地方吧 对吧 如果我在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那我就继续回中国呗 对吧 肯定能够有机会

Speaker 2:

有后路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Speaker 3:

这种思想的时候 你就没办法去挖掘到自己最大的潜力 所以我就记得那时候 我其实是非常 因为那时候我的先生是在新加坡 就是我们是 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一个决定说我们要把家放在新加坡这边对吧所以没有给自己 很多的第二的选择和退路 所以这条路 必须要走下去的感觉 祸福成舟 对 所以 可能也有一些年轻时候的一些 不服输的那股劲吧 我觉得 还是觉得 自己以前也在国外求学过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陌生环境 就是坚持一下 也就是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就一路就坚持下来了

Speaker 2:

所以其实不是一个语言的问题 而是一个沟通方式的问题 这点其实我也非常认同 陈那个当时你一下去了加拿大 你在加拿大工作时候 也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呢

Speaker 1:

也是有的 其实我特别同意郑妮说的 其实真的不是语言 不是你记多少单词 不是你这个考了四级六级 或雅思多少分的事情 而是说我们对焦 当地的企业文化 然后大家交流的方式 比如我来到加拿大跟 首先我就是 本来想着用法语交流 结果根本就没有法语交流 然后一直在说英语 然后其实 就是还要 面对的是说其实 魁北克的法语和交流方式 他们的表达方式 他们之间人与人 职场的关系跟法国 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我面临的是说 虽然你的语言是一种语言 但是其实不是一种语言 其实是两种语言 所以我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遇到的一个很明显的点 就是我慢慢地看到 在这里的 我不知道是当时这个企业 还是说魁北克 还是蒙特利尔 还是北美 我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个范围因为我没有在别的地方试过 但是我看到的点就是说 有一些你反对的时候 你有不同意见的时候 然后你怎么去表达 这个是非常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然后你要读那个空气 就大家都在各国都读空气 但是这个空气是不一样

Speaker 2:

Speaker 1:

这个空气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我们有 不同意的意见的时候 怎么去表达 所以我这边的学到的是说 我们要表达 但是表达方式呢 不能非常尖锐的直接 冲着他的脸说 然后那你要怎么说呢 那就看你自己的艺术了 然后我的 我一般表达是说 我会问问题 问N多问题 然后企图去明白 我是真诚的想明白 就是他是怎么这么想的 就我脑子里已经万马奔腾了 但是呢 我不能直接说你在想什么 然后 慢慢去摸到自己这个 规律吧和对方的反应 廖燕你有感觉吗

Speaker 2:

对 我也非常认同 我也觉得这个语言不是一个问题 就我之前呢 当我从上海来到法国的时候 工作语言现在当然都是了法文 但我觉得这个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我想说就是一个 交流的方式和一个 思维的方式不一样 不好意思 我要咳嗽一下 我觉得有一点 我觉得在中国 我个人感觉因为中国我们 从小说的教育包括我们 的整个的一个环境吧 大家有一种 赤上而下的一种 就给出命令下面的team会非常好的去执行 这样的一个逻辑 就大家不会有特别多的问题 你的沟通置上而下的工作会非常顺畅 然后也经常 如果在一个组织里面会有一个大老板 下一个决定 那我们就去做 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 但是我觉得到了法国之后让我最不太适应的 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会很多人坐下来讨论 很久很久很久 每个人都会要发言 然后表达他的那个意见 然后有些意见会不一样 这个时候我就非常的frustrated 我就会觉得如果这个问题 在中国可能五分钟就解决了 可是因为在法国因为是民主国家, 每个人都要发表他的想法, 然后最终要找到一个能够妥协各个方面的一个solution, 但这个solution在我看来并不是最最的efficient, 并不是最最高效的, 但是我就会, 但现在我就明白了, 其实在法国的工作, 他并不是寻求一个最最高效的一个解决方式而是要尊重到每个人的想法 和考虑到每个部门的最大的异化 这个我觉得是我学到的最大的一点 那其中也包括成刚才你说的 就是当你碰到不一样的人的意见的时候 我们要怎么去跟他们去沟通 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 communication的一个skill 在这边现在尤其重要

Speaker 3:

所以这段也是让我想到 就是现在自己会经常反省 自己的那个 用英文说就是leadership style 就是这么多年沉淀下来 特别是经历了不同的 公司文化和企业环境的时候 怎么样去定义 你自己的这个领导力 对吧 你们两位谈到了 就是说我们文化背景 我们成长出来 就是比较习惯有这种 不能说等级观念吧 就是我们比较愿意去服从领导的 这个意见 但是当我们来到 西方文化主导的这个企业里面 就发现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每个人都要 希望把自己的主张和想法 被听到被采纳 那这个时候就很多 开会的时候我就觉得 怎么各种声音 这个到底怎么去平衡协调 那另一方面呢 就是说我其实之前的一份工作 是在一个初创企业 当时我是就团队里面 就第一个被招进去的人 当时老板就说 你看看你这个人到底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来吧 就让你试试看 那么就是在五年多时间里面 我其实很荣幸能够有那样一个平台 组建出了一个团队 团队最多的时候 可能有十几二十个人这样子 但是因为是一个初创企业 你可以想象 就是每天都是我不能说挣扎在生死线 但是真的是需要实实在在 每天都在那提供价值 这个企业才会养着你这个团队

Speaker 2:

对吗

Speaker 3: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感觉 我组建团队和管理团队的一个方式 就是我必须是那个大脑 我必须是那个去想象和就是主导很多项目的那个人 给出方向的人 对我需要我的团队一起协作起来 帮我把这些想法 帮我把这些项目都落实 然后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展示给公司来提供价值 那现在我到的这个环境呢 就是说 企业规模非常大 那而且这个团队里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非常的自身有经验 有些甚至比我都更自身 更有经验说实话 那这个时候就 我原来的那一套 就完全行不通了 因为就完全发现 他们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我去指导他那这个时候我就面临的一个问题是 首先我怎么样去把这个团队带领起来 第二就是我到底提供给团队什么价值 对吗 所以就一开始这个前半年 其实还是走了不少的弯路 也仍旧在持续摸索中 但是我慢慢感受到的 对她的不同 就是我现在的角色 好像是一个乐队的指挥 conductor 就是我可能不是下场去弹奏的人 但是我是那个 选择谁放到这个团队来 并且呢 把一个大方向 总的一个谱子给大家都看好然后有时候要让他们去尝试 让他们去犯错 让他们去大胆的 去做一些可能 可能我都做不到的事 然后再看看效果怎么样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 是通过启发和陈刚讲的 问问题的方式 去引导这个团队, 而不是说真的指望他们去实现我脑子里的那幅画面, 所以说还是一个非常不同的这种领导力的锻炼吧。

Speaker 2:

我觉得你这个说的非常有意思, 这个其实你有引导另外一个话题, 就是当你在一个 当你晋升到一个节点的时候 其实你的角色会发生了变化 我就非常认同你刚才说 就之前你可能是一个 因为是你自己组织的team 你需要团队帮你 就是把你脑子里的想法落地 但是现在你到了一个 更高level的一个 management的话 你的这个 你的role就不一样了 你的角色就不一样 可能更多像你说的是一个 指挥家的角色 但是我觉得这边 应该还有一点嘛 就是我个人观察 当然我觉得我 我还没有到你这个level 有可能我永远 也不想去那个level但是就我观察这个level的角色 还有一个很大的一个点 就是你要向上manage 就拿我们的team来说 我会觉得 作为一个leader 当然你需要去保证 你下面的团队的资源怎么配置 保证他们可以更好的deliver 但同时还有点就是要再跟上面再去争取资源 或者是争取 对主要就是争取资源或者争取一些 either是budget 还是visibility 我觉得这个也是至少我不知道静怡能 那个公司有没有 在我们公司 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Speaker 3:

对 这是绝对是考验 能力的一个重要一环 也是不然团队 为什么需要你呢 对

Speaker 2:

对 exactly 既然专业上 你没有办法跟他们抗衡 那他们对你的希望 肯定是要把整个team rise up 往上推 对

Speaker 3:

这点的话其实又要回到 就是我们一开始讲的 就是我们自小成长的这个环境 其实一开始做这样的事情是 是非常不舒服的 就是非常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个事情 对吧 就是因为我们很习惯说 就等着上面告诉我们怎么做嘛 对吧上面是怎么样的方向什么�说就等着上面告诉我们怎么做嘛对吧 上面是怎么样的方向 什么样的项目 那我们就去推 就做出来就行了 然后就很 然后慢慢你就发现 其实到最后没有人会告诉你 你应该做什么 对吧 你是那个需要去 自己要想的人 想需要去 看到别人还没看到的 后面的那个 十到五十步的那个样子 其实我也不知道 你刚刚说的那句话 就是 你想不想到那个境界 其实我这几个月 也一直在想 我喜不喜欢这个境界

Speaker 1:

因为

Speaker 3:

我觉得我对新 我还是很喜欢 就是自己能够 有创造力的那一步 但是实际上是要通过做项目 通过就是去阐述你的想法观点 那现在我就觉得 我大部分的时间 真的都是管理 花在了管理上

Speaker 2:

就是向上管理

Speaker 3:

平行管理 向下管理等等 也还在摸索中但是呢我觉得首先 我不知道你们两位的感受是不是这样 我觉得我们的话语权 我现在是在亚太区这边 担任一个部门的总监 但是很大一部分是 首先你亚太的生意怎么样 这是决定了你在这个国际论坛上 到底有没有说话的分量

Speaker 2:

对吧

Speaker 3:

那大家都会说亚太是一个增长的区 所以大家都会很有兴趣来听听 到底你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对吧 所以这个我觉得首先这个事情是对我们有好处的

Speaker 2:

对对对

Speaker 3:

帮助打开话匣子 那接下来就是关注到就是说我们这一块对我们有好处的帮助打开画匣子那 接下来就是关注到 我们这一块 怎么样能够去 既融入到 国际的这个 大的版图和视野中 但也有自己独立的一套 因为毕竟亚太各个环境 是这么复杂 这么与众不同 对吧 各个国家 所以这个也是一个 很难实现的一个平衡吧 说实话 这也是我最大的一个挑战 其实 我这里面有提到一个concept 是我来到这个公司以后 学会的 就是我们的同事 我们的老板们经常会说 你要知道你的first team就是所谓的你的第一团队

Speaker 2:

Speaker 3:

我作为一个 我总体的一个 我的组织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 在这个公司里面 所以我的领导们会跟我说 你的first team 我的first team其实是我的 总部的这些 其他各个总监们位于全世界各地还有美国的对吧 但是我自己的体感呢 就是是的那确实是我的第一团队 是我必须要时刻出现 时刻去贡献 时刻去交流的这样一个团队 但同时我还有第二个第一团队 那就是我在亚太区的这边的领导 对吧 因为最终如果我不能够实现 我这个团队对亚太区的贡献的话 其实我这个等于是失败的 对吧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 这个工作是很难做的 因为这两边就是说 有时候不会那么的容易去平衡

Speaker 2:

我觉得你说的这又引导了第三个点 就是特别当我们出了国门 然后进了国外的公司 有很大的机会 就会是一个跨国公司 对吧 然后跨国公司 那就会有各种各样 就是各种区域间的一个 也不能说争斗吧 有一个较劲 我该这么说 这点我也比较 有一些分享的点 可以跟大家分享 因为之前我在 我是在上海 所以是 其实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分公司那到了巴黎的话 其实我就是进了总部 因为在中国的时候 你会看不到这个点 因为我当时在国内的时候 给你最大的不同 就是我们的第一团队 非常非常明确就是总部 我几乎不用考虑 就是在中国的这个团队 因为对他们来说 我不用为他们负责 但是到了总部之后 反而我觉得这个 这个regional之间的这个东西 就开始变得非常微妙起来 就是我反而觉得到了总部之后 你可能更要去平衡 你在中国的 活在亚洲的团队和 就是总部的一些team之间的一些平衡 反而我觉得这个会更加有关注 之前我不用考虑这问题 但现在我需要 因为我需要保证我在亚洲的team 在总部之间有更多的 那个这个曝光度有更多的那个这个 曝光度和更多的那个 话语权就像你说的 然后同时我也要去和 中国的team 就是不单单是就是 中国内部老板那些director那些 BGM保持的一个 良好的关系 因为不然的话如果 总部和local的那些director 他们关系不好的话 我们的日子会更难过 我也现在有一种 要去调节各个team之间的关系 把它弄好 来保证我们的工作 可以进行推进的这样一个工作 所以也是之前不然

Speaker 1:

其实大家都在说的是一个 我们所谓领导力 到一个level的领导力 其实我觉得是你的影响力 就跟你做外交一样 真的就是你可以把这事谈成吗 然后你需要跟谁有一定的关系 然后你认识谁 反正就是我觉得真的 所谓到了这个层次的management 就是这个 如果没有的话 其实有些事情 你说它事情是好事吗 是好事 但是它就办不成 因为就是这些关系

Speaker 2:

没有影响 对

Speaker 1:

然后我觉得我们 原来一个公司 它就会给这一帮就是领导们 就是有付费的定期的课程 教你影响力 如何影响对方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 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引发的 就是说我们作为女性 然后在海外 然后我们是以这些东亚的 我们传统文化 生长起来的人 我们是不是去想过 我们到底想 要的是什么 有些东西确实是不舒适的 但是我们 反正我自己会去反省这件事 当然可能就是因为这个 我才离开了上个公司 因为我会觉得我知道 我看到了我应该未来做 就是在这个层次 就像燕你说的 你要往上去管理 然后你日常每一分钟做的事情 都是在做这些事情 然后到底是不是 这个职场里面 以后的发展你想要的方向 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 我认为我们聚焦了一些特点吧 上述的特点 让我自己的这个思考的路径 是这样子的

Speaker 3:

我觉得陈你讲这个 influence 就是这个影响力啊 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corporate survival技能 并且我也深深地觉得 这是一个可以吸得的技能 就是我觉得 是吗 一开始可能处在 就是中层manager的时候 可能就是觉得这个东西非常的遥不可及 但是现在慢慢慢慢可能也是看到身边一些优秀的同事 在那展示这种很强大的影响力技能的时候 就觉得其实这个东西是可以训练可以学会的 那你刚才讲的时候 我也想到说 以前可能junior一些的时候 我们会觉得说 我的主要的工作 目标可能就是我今天 把这个项目做好 做一个很好的presentation 然后就可以升职 变成一个senior 可以工资加一点啊 然后就觉得很高兴 但现在我就 其实深深的就觉得 这种东西就不再那么的 能够激励到我说实话 也不是说说大 光明堂皇的话 觉得挣钱不重要或者什么的 我觉得到这个时候 公司要把我们这样的人招到来放在这样的位置上 就是我觉得更大的这种成就感是来自于 我真的是在那儿创造什么价值 然后不管是给这个生意也好 然后说大了就是给大家带来更多的 这种什么样的意义对吧 我觉得是对我自己来说 这个是更大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回到这个influence 这个问题就是 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个技能 某种意义上是把我们一个人的这种 一种能力吧 能够通过很巧妙的方式去把它放大 对吧 可以让更多的人同时能够感受到 并且同时愿意去按照你的想法 去操作去实践 我觉得如果说到几个 比较tactical 就是实战中 我觉得

Speaker 2:

分享一下

Speaker 3:

对我个人成长有一定作用的 就是 首先就是 诚信 我觉得就是在职场中 你说到要做什么 为那个人 那你就是做到 就是真的是能够去 交出那个东西来 按时按质按质量的交出来 我觉得这个是 去建立那种 别人对你的信任感的 这个最基本的方式 最必要的方式也是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 可能作为女性会有一些优势吧 但是也要看你怎么样去 驾驭你的这种语言和沟通能力 就英文中是叫做 展现vulnerability 但是我觉得这个某种意义上 就是说你怎么样表达出 你的真我 就是不是那种刻意的 做做的就是去把自己的 那个家长里短 都去跟同事讲 但是就是不要 窃于表达 你正在遇到的一些 困难啊挑战啊 甚至是一些瓶颈 特别是我觉得现在的环境中 我周围的同事真的是非常优秀 就是说当你说出来你的困扰的时候 你发现其实他们也或多或少 跟我经历过同样的这种困难和挑战 其实也是真的能够在那个瞬间把那个关系给拉近

Speaker 2:

对啊

Speaker 3:

所以也是能够让大家看到 其实你这个人也不是那种一定要戴个面具 展现出自己就是很强大很厉害的那种一面 但你也是有非常真实的一面在职场中展现出来

Speaker 2:

主要是这两个点对吧 我觉得你分享的真的非常好 就是要 首先就是要build自己的credibility 让大家觉得你是一个expert 是可以被信任的 第二个就是要 要展现最真诚的一面 是不是

Speaker 1:

Speaker 2:

我也非常同意你这一点 但是我还感觉到就是 你刚才说女性在influence上 可能是有一些优势 那如果要去比我们influence上 作为女性 我们有没有一些弱势呢 或者我还有一个点就是说 作为一个 我不知道在新加坡是不是 就比如说如果我在法国的话 我肯定是属于那种minority 我是少数 因为大部分我们公司人 基本上特别是在我们这个level 基本没有中国人 都是法国人 那在这一点上我碰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 我要怎么在作为一个少数群体 去展现去build的那个influence 我觉得这一点是 我觉得是有些 我觉得是比较难的

Speaker 3:

你说这个时候我就脑袋中 就想到了我前一份工作 我前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初创企业 它是一个体育媒体 而且是那种就是竞技体育 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开会的时候 包括我们公司的高层 基本上全是男的 就是很多时候我会发现 我自己在进去开会 就是唯一或者唯二的女的 然后那我的工作呢而且我就发现我自己在进去开一个会就是唯一或者唯二的女的然后呢我的工作呢 而且我就发现很多时候 他们做决策或者讨论东西的时候 那个速度非常快 这也是初创企业的一个特点嘛 就是说很多时候还是凭他们的那个 gut feeling 在做一些直觉对吧 不是说在根据数据�或者是消费者反馈来做决策 但是我的工作就是 要给他们暂停 能够进行深入思考的 这样一个角色 所以一开始的话 确实觉得 每次当我脑子里在组织语言 还有想要去加入谈话的时候 那个话题都已经过了 就是他们已经谈下一东西了 所以一开始也是会觉得 不从下手 然后有一次 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场会 当时我们的CEO 我们在开会的时候 因为当时我们公司要 我们是一个新加坡的品牌 要第一次到美国去开比赛然后呢当时我们公司要从我们是一个新加坡的品牌要第一次到美国去开比赛 然后呢那个当时美国的时候 大家都在讨论我们的战卡要怎么安排 要放哪些运动员上去打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 然后我就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们就这么几个人 我也在那个会上 然后下面就有其他VP说我们能不能请JN的部门 给我们看一下数据 看一下消费者或者我们的观众 到底是怎么样来讨论 我们这个战卡方面的这些 安排的 对然后当时CEO就说 我们现在已经 非常的赶时间了 当时确实是赶时间 已经是 我们的合作方式是亚马逊 就已经是非常在等着 我们要把这个战卡要拿出来 因为他们要布局 其他的市场 marketing方面的资源 然后当时CEO就说 我们没有时间来看数据 敲数据了 他用了一个让我非常反感的 Crunch Numbers 就好像我们的工作就是在那敲 你知道就是输入数据 但其实我们的工作远远的要比那个 更加sophisticated 当时我一听这个话 而且当着所有VP的面你知道吗 我就觉得 蛤 那还需要我在这干什么 还需要我这个部门在这干什么 就我当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 就当着所有人的面 就跟CEO说 我不同意你这个说法 我觉得我们这是可以停下来 大家讨论思考并学我这边已经有准备好的分析和报告 我们可以马上拿出来一起讨论 并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 但是我说更重要的一点是 我觉得如果在这样重大的决策面前我们不想要去用数据 和其他的消费者的这种反馈 来做决策的话 我觉得我并不需要存在在这个公司 就类似这样的一段话 当着所有人的面 然后后来 我在说这个话的时候 我觉得我整个人都是在发抖的 你知道吗 就是我就觉得我当时就是 假如我手里有话筒的话 我就已经把这个话筒drop 英语里有这样一个term drop the mic right 我就摔门而去 大不了就是就不干了呗 对吧 这个有点对我都觉得 这个是浪费我的时间了 但是当时就是我觉得我的CEO也是一个非常 就是 非常我就很佩服他的一个人 他当场就跟我道歉了 他觉得这一年事业非常有道理 确实你已经有东西准备好了 我们应该要停 然后而且更加 让我觉得很难忘的一点 就是当时我们拿出来的 一套分析以及推荐的运动员里面 其实有大家都没有完全 没有想到的一个 然后他愿意听我们的推荐 把那个人放到我们的战卡上 最后我本人到美国去看比赛的时候 那个人在那个整个场子里面 赢得了全场的欢呼 就是因为他是个泰国人这个运动员所以我们很多的 那个内部的意见 这些VP们都觉得 泰国人在美国 怎么会有市场 但是因为我们 看了那么多数据 已经知道他是可以的 就是当时的那个moment 我觉得是给了我一个 很大的一个lesson 就是说你在关键的时候 你必须要站出来 必须要pound the table 不要去想我是女的或者男的 性别什么的 抛一边 你要真正的知道 我存在在这个公司 在这个论坛上的价值和意义 并且勇敢的把它讲出来

Speaker 2:

说得非常好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被 自己的身份所 禁锢我们的行为 给自己给自己设限 对吧

Speaker 3:

对不要给自己设限 我觉得你总结的更好 我觉得还有一点learning 就是要主动积极的去寻找导师 就是在公司里公司外 更加积极的去 创建你自己的人际关系 去寻找那些你能够 就不是以那种功利的目的 说我要认识谁 我要去运用他的什么资源 完全不是 是以一种真的去学习和探讨的这种心态 有的时候 我现在回想起 刚才我说的那个事例 某种意义上 我会有那样的胆量 在那个时刻发生 是因为我在那个圈子里 在那个VP里面 有得到很大的支持 就是有很多人 会在其他的时刻 旁敲侧击 或者是通过他们的那个声量 去帮我去建立那样的credibility 可能很多时候 我都根本不在那些场合 但是有很多领导 他们会帮我这个部门 去说我们的价值在那些方面 所以我觉得这方面也是 我不知道 一开始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的 可能也是一开始会比较shy 或者不知道怎么样去建立这样的人际网络 但是慢慢你会发现越往后走 其实是包括工作机会 对吧你现在的我们的工作机会是不会再出现在LinkedIn的说实话 都是通过你的这个人际网络里面 通过以前的同事 他们看到你的工作能力 也是看到你这个人的潜力 愿意去继续 成为你的这个职业职场道路上的 一个纽带

Speaker 2:

我觉得你这个分析特别好 就是说到influence之外 刚才我们讨论的 然后又说到给自己设限 不要给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的minority的身份设限 然后这个你就说到了 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就是怎么去建立networking 其实networking这个能力 好像我感觉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 我觉得也是在我们 就是我们在国内工作 不太会特别去在意的这一块 而且很多人其实会非常反感 去建立networking 就这方面的话 其实我之前跟很多人聊的时候 也是大家的同感 就大家会觉得建立networking 是一个更加要take很多effort的东西 有时候也有很多假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很多人会排斥这个 我不知道陈你有没有这样想过 所以这好像也是当我们 但是国外确实也是非常注意networking的这一点 我在想这个是不是也是当我们在国内到出去工作到国外的一个 可能会不太适应的一个点 而且因为我们不是当地的人 所以在建立networking的时候 跟其他人对比的话 就naturally会有一些 有一些短缺的地方

Speaker 1:

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是 有些人 比如说有些人 他会觉得建立人脉嘛 我们所说的是一个非常 辛苦 然后是一个被动 然后不得不去做 可能国内是这种 就是说没有人脉 办不成事 然后你不得不去应酬啊 这些 所以他有一个非常负面的 一个形象 想象在里面 但可能我觉得这你说的 刚才是说 是我们到了一定程度 你知道你从内心 发自内心主动的去寻求一些讨论 一些灵感 想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 然后分享这些经验这个过程 这种人脉的建立 其实是一个比较主动的一个 就跟我们小时候学习 是被动的 然后有一天你工作完了以后 你主动去学习的时候 你就觉得哇 我好喜欢去学校 我特别迫不及待 去学那些知识 我觉得这个也是一样的道理 反正我的感觉也是就是 我在这个组织 然后往上走 然后你被提拔 然后升职 这个过程中 我看到了很多特别出色的人 然后也看到了非常不出色的人 然后你看 就是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件事情 然后当你看到一个非常出色的 尤其是我身边的一些女性 然后可能是少数群体的女性 她非常出色的 在做的时候 你真的就发自内心的 想跟她聊聊 说这是你是经历了什么 你怎么想的 可能就像今天听的 有些人听到Jane的分享 就觉得哇 我明天就去做一下的感觉 太inspiring了 对对对 所以我觉得还是 我觉得也是可能可遇不可求 如果你真正遇到了一个 就是你的mentor嘛 就是跟你导师一样 你会像 其实像朋友一样 真诚地问他 就是我遇到这个问题 你当时遇到过吗 你是怎么做的 然后尤其是可能女性 帮助女性的这么一个关系 然后对方特别 特别愿意分享 我的感觉是 就他会觉得 哇你都这样问了 我当然要帮你 对 这种感觉

Speaker 3:

我不知道你们以前 会不会经历过 就是 我不知道这个是 跟小时候的成长 环境有关系 还是怎样 就是我记得我很多年前 就是谈到要去和别人沟通啊 学习啊什么 潜意识里好像会觉得 我不想麻烦人家 就是 对对对 我自己搞定了 就尽量不要去 去麻烦别人的时间 对吗

Speaker 2:

有有有 对

Speaker 3:

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跟我们小时候 就是倡导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这种 关系 但是我觉得在职场中真的不是这样 慢慢就领悟到说 其实这就是你自己 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 到头来都是 你 能够一开始是 成为一个组织里的一员团队里的一员 和大家协作 能够做出什么东西来 然后慢慢你再往上走 就变成了 你变成了一个 去领导一个团队的人 那这个时候 你能够创造出一个 更大的什么东西来 就是到现在我就觉得 很多时候让自己觉得很骄傲很满足的一点是 我在创造的东西 是比我自己能够想象的 要大多了多了 我就根本无法想象 这个事情的体量 到最后会有多大 所以就是 首先是把自己的想象空间提高 然后第二就是 不要觉得这个是麻烦人 其实很多时候 刚才那个陈提到的 就是说这种交流啊 沟通 有时候现在也会有很多年轻人 在网上会联系我 从来没见过 就我觉得这点也是 现在的这刚出道的大学生啊 还有出入职场的年轻人 可能比我那个时候 要更加厉害多了 就是完全

Speaker 2:

要勇敢

Speaker 3:

对 就是说我想跟你coffee chat 我想跟你聊一下 你的这个职场的一些经验啊 什么 或者说你能不能给我 介绍一份你们公司的 内部的工作机会啊等等 通常 因为这种东西很多 但是有一种我是肯定会给时间 就是跟我经历很类似的 可能是中国搬到新加坡来的 年轻的女孩子 或者是不光是中国的吧 就是华人女生 正在职场上 求索上升的这种 我很愿意跟她他们交流沟通 很多时候我就觉得 不光光是我在跟他们 讲述我的经历 我也在学习 他们现在在思考什么 他们在经历的这些 出入职场的挑战 他们整个的这样一个 求职的大环境方式 其实都有变化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 双向学习的这个过程 完全不用觉得这是在麻烦人 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 互相促进 互相成就的事情

Speaker 2:

说的真好 对就是我们 我之前也会有这种想法 就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 我有个想法就执行下去了也会很快之前也会有这种想法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我有个想法就执行下去了 也会很快 之前我也会觉得 如果我要去找很多人 会是一个浪费时间 但确实几件事下来会证明 这其实是一个 众人食材火焰高的一个过程 可以把我自己的想法 开拓得非常非常的广 而且双方都可以 在这种交流里面受益

Speaker 1:

对 我想问这一个问题 就是也是之前我们三个 有讨论一个很有趣的点 就是我们作为 就是刚刚也没说到 比如说我们的亚洲区啊 就是这个是一个非常 在世界上 尤其是商务上面 它在上升的一个地区 但是 往往我们自己就 被这个组织 或者这个领导层会想 它是从这来的 它就负责这个 然后通常还有 另一条路是说我要摆脱 我的来自的地方 我的属性 对 然后我去做 我用我的技能去管理 全世界不管什么样 地方来的人 就等于你把你的地区 你的国家你的足迹去摆脱了 然后去做一件事但是也有的人 我也听过他是不希望 这样的他就是觉得我 一定要跟我的这个语言 或者我的这个地区或者 这个市场有连接 所以这你怎么想呢 嗯

Speaker 3:

首先 我是觉得现在 就是让我非常感到很 骄傲的一点 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 从中国走出来的 这种职场 精英吧 就是越来越多高管的位子 已经出现了 就是从中国本土走出来的 这种 很厉害的人 就是包括在我们公司 我们是美国公司 包括在美国总部 也有我已经见到不少 就是中国成长起来上学 然后去美国念书 然后就在那边扎根 然后并且经营自己的事业 非常成功的人 所以我觉得还是 我还记得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 我记得我提到 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 我都没看到有第二个 从中国来的 在这边做定性研究的这种 研究员身份的人 所以这个十几年下来 我觉得我们真的是 大家都非常努力 在国外混出自己一片天 那说到 就是说 是不是要克服自己的背景的话 我觉得 我到最后也没有去 太多考虑我是从哪里来的 或者是我的性别 我考虑的更多就是我这个人到底为这个组织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以及这是不是一个适合我的工作环境和一个职位 这个到最后就是会变成最重要需要去找到这个match的一点 对我来说 那在亚太的话 我觉得你们两位可能 有更加不一样一点的 这个视角 因为我人就是在负责亚太去的 这些业务 当然亚太 有日本韩国 印度澳大利亚 东南亚 其实任何这几个国家的人 走到我面前来 都是属于外国人 都是很不一样 我们大家的这个语言啊 背景就是各不相同的 那怎么样去 那我团队的人 也是来自于这些 各个不同的亚太国家 怎么样去管理这个团队怎么样去找到一个共同的语言 共同的思路 去给这个公司创造价值 这个是我考虑更多的问题 我不会去考虑说 我是中国来的 所以我的思路会更有优势 或者是怎样 我觉得这个是不是在我的考虑范围里 你们呢

Speaker 2:

我觉得 我觉得你说非常好 就还是你前面说就不要给自己事情 但是我觉得也跟你可能所处的 公司的环境 是不是也有关系 就你们公司可能就是非常的 multi international 那就跟是不是跟陈一样就是非常的multi international 那就跟是不是跟陈一样就是在当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的呃 就员工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话 可能这个考量就没有那么重要 就我而言 因为我还是毕竟在一个呃 我们公司一点都不international 还是非常非常非常法国的时候 我觉得这个 这也不是说 我要不要考虑一个问题 这个是别人会来考虑的 为我考虑的一个问题 但我个人的话 我是希望可以摆脱背景 对我造成的限制 但现在经过跟Jane 这样聊天的时候 我觉得我可能要做的第一步 就是要自己不给自己设限 但是感觉在我们公司会比较难

Speaker 1:

可能确实是每个公司这个文化 然后职员的背景 确实是会对自己有影响 但我觉得你可以的 首先自己不给自己设限 对 就是想象要比世界还大

Speaker 2:

但我觉得我的motivation 跟Jane很不一样 这也造成了 我觉得我没有办法 再往上面走 就我们的初衷不一样 我觉得Jane 你非常考虑 就是你为公子会带来什么 创造什么价值 这完全不是在我的考量范围之内 我的考量就是 我要做更加有趣的东西而已

Speaker 1:

所以我觉得结尾 可能就是聊一下 就是我们最最最内心 最深层的这个motivation吧 就是我们能动性 我们在这个职场里面 到底为自己在找寻什么 比如说我也是那种 这个这大型的企业 给它撞到什么价值 也不在我的考量之内了 所以我觉得 我做了一段时间的 想象管理啊 然后在这种 每天分秒都在 外交之后 真的diplomat 对我就会觉得 这件事让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然后就会让我 越来越枯萎 然后我就离开了 然后但是我觉得 这你说的 就是我能都能感到 你声音中的热情 我觉得就是每个人 的真的 这个激情不一样 这个点不一样 小燕你可能就觉得 这个有意思 我好奇这一点 我要知道它 然后这个就可以 去点燃你的内心 我觉得还是 每个人要找到 自己点燃内心的那个点

Speaker 2:

所以我们也特别高兴 这次可以请到Jane 来跟我们分享 这么多非常实用 而且非常 怎么说呢 非常真诚的一个分享 非常非常感谢 我们可能下一期 还会再请你回来 因为我们觉得 我觉得我们今天说了很多 就是亚洲女性 包括中国女性 在国外之上的一些 碰到一些问题 一些瓶颈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话题 还没有聊 我们可以下次再看看 再做一期节目 就是在工作的时候 尤其当你全身心 就接触到工作时候 那你是怎么平衡 你私人的时间啊 和你家庭的时间 我觉得这可能很多的 就是在职场中的 特别在国外的女性 也会有这样的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下次再做一次节目

Speaker 3:

好我也很想学习一下 你们是怎么平衡的

Speaker 1:

好的 那我们下次再让Jane 回来跟我们聊天 今天就到这里了 真的很感谢

Speaker 2:

非常非常欢迎你 来到我们的博客

Speaker 1:

非常开心和你们聊天 好的 那我们下次再见 拜拜 拜拜 感谢大家收听 欢迎大家用邮件方式与我们互动 我们的邮箱地址是 approvedpodcastatprotonme 也可以在苹果播客 Spotify 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 请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千好评欢迎订阅我们的频道

People on this 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