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度播客 Uprooted

Ep.033 数字游民, 润出去的一条出路?

异乡人见闻 Season 2 Episode 33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你一边旅行,一边工作?数字游民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或许也是润的一种选项?在这一期一度播客中,我们将带你深入了解数字游民的世界,当然,这种生活方式也有利有弊,所以有人爱有人恨。

我们一同探讨了数字游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这个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挑战和吸引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或许你也会开始考虑这种自由而充实的生活方式。快来收听我们的节目,获得更多关于数字游民的精彩内容吧!

【关于异度播客】
感谢大家收听,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Instagram: uprootedpodcast2023。我们会随时更新播客预告和信息。欢迎大家随时通过留言区跟我们互动,或者发送邮件联系至:uprootedpodcast@proton.me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s、Podcast Addict 等各大泛用性客户端搜索"异度播客",点击订阅,及时收到更新提醒。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


Speaker 1:

哈喽大家好 欢迎来到一度播客 我是陈 大家好 我是燕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数字游民这个话题

Speaker 2:

Speaker 1:

因为起因是我最近去了一趟青马 然后有很多感触 然后也加上最近我自己也成了一位数字游民 虽然这个概念有点大 所以还是想聊一聊的 因为你之前有接触过吗

Speaker 2:

我之前只听到过名字 从来没有接触过 然后我也坦白说 自己也没有想过要做数字游民 而且我身边除了陈�想过要做数字游民而且我身边除了陈妮 也没有做数字游民 所以我也特别好奇 特别是你这次去青麦 然后见到了很多数字游民之后 也非常想听听 你是怎么想的 然后他们是怎么想的

Speaker 1:

反正这一次 我觉得当然了 提起青麦 可能大家脑海里有一些 一下迸发出来的联想 因为比如说之前 我对青麦的一个刻板印象 可能是一个疗伤的地方

Speaker 2:

是吗

Speaker 1:

为什么呀 因为比如说你放假 比如说你要去泰国了 有的人可能就去海岛 然后顶多你去一下曼谷 然后体验一下这些市集 然后城市里这种感觉 然后一般来说 我周围当时就是去选择 有去清迈的人 一般是在那比如说待个两周啊 一个月啊 就是不是那种短期纯有性质的 然后反正可能是我的刻板印象 就是觉得可能是想在那儿静一下 或者说聊个伤 不管是什么伤啊 然后待一下 你没有这种感觉吗

Speaker 2:

我之前在青麦去玩了五六天吧 就像你说是短途的 然后确实我当时对青麦的印象 因为毕竟是游客嘛 不是要去住很长时间的 我没有特别特别的 就是很特别的印象 因为我之前是去了 就泰国的话 我也去了曼谷 还包括一些海岛 那我觉得我还是更加会喜欢 曼谷这种较大的都市 然后海岛就非常非常chill 然后很有美丽的风景 我就会觉得清迈 好像它就是一个内陆的城市 就是如果你去旅游的话 它也没有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景点 但它确实有一些不错的事情可以做 比如说我们当时去的话 就看到他们有一个什么烹饪班的报名 然后就参加了这个 可能还有像我们没有参加了这个可能还有 像我们没有参加的活动 比如说什么在大象保护区 给大象洗澡之类的 就他们好像有很多 确实有很多活动 但是当然也有集市上什么的 所以就风景来说 没有特别美的风景 也没有特别一些就也景也没有特别一些 就也没有特别特别 就那个人文风景 也没有一些非常出挑的 所以我当时对清迈的印象 是这样的 但是当然了 作为五天的一个休闲游 还是比较relax 但是仅此而已 而且会感觉有一些小滋 那边好像有一些 这种文创 什么中心啊 或者创作园中心这种地方 就比较小资给我感觉 有很多可能 想做一些个人品牌 个人创意品牌的一些年轻人 聚集在那边

Speaker 1:

嗯 这个确实是有的 我这次也有这种感觉 然后让种感觉然后 让我感觉 就好像是可能2000年初 那种有很多人 去大理的感觉

Speaker 2:

对 对对对 它给我一种大理的感觉 确实有 确实有这种感觉 但当时我毕竟还是个游客嘛 但后来我对青麦 又有 也没有说有关注了 就是在接触到青麦的时候 就是我有一个朋友 他在疫情间 就应该是全家就去了青麦 我不知道还是移民过去的 还是怎么样 就他们把家就搬到了青麦在疫情的时候所以他也会经常在朋友圈 或者小红书上 就po一些他在青麦的生活 感觉他好像在 对青麦生活的这个满意度 是非常非常高的 比如他也放了他们家 有非常大的花园 然后整天有很多事情做

Speaker 1:

对然后支持我就想有非常大的花园呀然后整天有很多事情做嗯

Speaker 2:

对 然后这次我就想 东南亚 特别是青奈 是不是大家 想认出去的一个 一个 选择的城市之一呢

Speaker 1:

嗯 我这次就觉得确实 华人的社区 越来越壮大 嗯 然后 我觉得可能是一个 认出去的一个 首选城市之一吧 因为可能从 这个paper work啊 就是签证啊之类的 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可能就是 当地的消费不是特别高 对对对 然后特别跟上海比

Speaker 2:

这很重要

Speaker 1:

对 还有就是确实这个氛围上 确实它不是一个超级忙碌的大都市 然后可以给 反正我的感觉就可以给任何一个不同的人 自己的空间 没人催着你做任何事情 然后因为生活的成本 不是特别高 所以给你一定的缓冲的 一个时间 然后随着 我觉得可能是从疫情后 然后随着当地华人 社区群的这个壮大 你也不会觉得 非常非常孤独 因为你如果真的去可以找一下 你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社群 一些认识的人 开始自己的生活 反正整体是给我这种感觉

Speaker 2:

对确实我觉得 从泰国青麦来说 这个跟 特别是跟中国文化的差距 影视的差距 总要小过 欧洲或者是美洲吧 嗯 是

Speaker 1:

还有就是有 最近我周围 一些朋友他们会选择 就是跟父母约着 在泰国或者情脉 见 然后大家 玩一下 然后等于 那个朋友他不用回国 然后父母也不会 不用大老远的来北美 所以就是一个很折中的一个 选择

Speaker 2:

中转战的感觉 是

Speaker 1:

然后提到这个数字游民 可能我这里说的数字游民 不是一个远程工作 仅仅这么一个概念 而是说你真的 自己生活的地方 跟你工作的这个市区啊 地理都是完全有区别的 给我的感觉就是 可能刚才我说的这些原因 比如说生活成本低啊 然后还是稍微比较现代的 就是你的网络是稳定的 然后你有一定的社群 然后当地的生活方式是你自己喜欢的 所以引发了可能是一些数字流民 不只是华人啊 我这次看呢还蛮国际化的 就是有很多生活在各个地方 来自各个地方的人 都选择青麦作为一个 或者是数字 作为数字游民的这么一个基地 或者就是有的人 他在自己的城市 可能不知道 欧洲啊北美的一个城市 待工作六个月 然后剩下六个月去清迈 休息一下 调整一下 这期间可能工作一下呀 或者是 反正就是节奏放慢的生活一下 然后再回去紧张的生活 就是都有

Speaker 2:

好好奇什么样的工作 可以让我只工作六个月 然后六个月不工作 心外淌心

Speaker 1:

我觉得很多都是 或可能是跟艺术有关 或者是自由职业者 对 这次我觉得 因为我住的那个地方 还有 比如说去咖啡店 或者说在那 在一个店里待一段时间之后 我会跟那里的人 随便聊天 我也去聊了一下 反正 我记得有一天 我去那喝咖啡 然后看大家很安静的 对着电脑在敲打

Speaker 2:

我也不知道是

Speaker 1:

干嘛 是在工作还是干嘛 然后旁边有一个男孩 就是 然后慢慢的 我打 我试图打开一个罐子 我打不开然后呢他就过来帮我打我试图打开一个罐子我打不开

Speaker 2:

然后呢

Speaker 1:

他就过来帮我打 然后呢 我们俩就聊天 然后我就问他 我说你在生活吗 然后他说他在生活 已经生活了一年多了 然后他很喜欢 就跟我说这怎么怎么好 然后他就是 他说自己是写剧本的 然后他就是他说自己是写剧本的然后他说觉得 这里让自己能静下来 真正的去逼自己写剧本吧 可能是这种感觉 就跟有一点 就是驻地艺术家那种感觉

Speaker 2:

为什么泰国 就是清漫可以逼他写剧本呢 不是节奏很慢吗 他的意思就是

Speaker 1:

他觉得 在一个离自己家 很远的 他说他本来住在英国 他离自己很远的一个地方 他就是来这里 干这件事情的 所以当然了他完全可以在世界上另一个这里干这件事情的所以当然了 他完全可以在世界上 另一个地方做这件事情 但是他就是跟我说 他觉得他喜欢亚洲 他喜欢这里的饮食 他喜欢这里的气候 然后他也觉得清迈这个地方 一年多下来也认识了一些朋友 然后成本也低 然后就觉得

Speaker 2:

Why not的感觉 就可以帮他 更加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如果可能在家的话 就可能有家里的事情 有太多其他的干扰 可能是这样子吧

Speaker 1:

说到这个 当然了 你说你想也有可能失败 这件事情

Speaker 2:

不过好像你说的这个场景 让我想到你还记得我们有一次聊过 那个一个 电影叫Past Lives 这里面好像也有一段 就是他们也是剧作家 当然他们没有换 国家但他们确实被 去了一个美国郊外的一个房间 一个房子 然后他们去那边 就是为了去改一本书 或者是写 也是远离自己的城市 远离所有的琐事 到了一个专门给他们提供 创作空间的一个房子里面 然后让他们去写 写作 是不是有点这种意思 我感觉可能国家需要这样的一个 比较纯净的一个 非常真空的一个创作空间 没有其他大佬 他们可以好好创作 是的 有意思 那也就是说 数字有名 只能是这些 从事自由职业者的人 做的事情 那如果比如说 有一份固定的工作 就不行了吗 你有没有碰到过 其他的数字有名 他们其实是有一份 固定的 然后在公司里的工作呢

Speaker 1:

这一次我接触到的没有 但是我就是 我曾经在蒙特利尔 就这里有一个朋友 现在他搬走了 他是当时是在蒙特利尔 他是一个法国人 然后他在蒙特利尔 就是给一个在巴黎的公司工作 其实他就是全职的工作 然后跟巴黎是六个小时的时差 然后下临时 东临时再倒一下 然后他等于 我觉得就是算一个数字游民 然后始终保持了 这份全职的工作 但是他一直是这样的时差在跟自己的同事工作 然后其实他当时 他是疫情之前 就已经是这种状态了 然后等于他的生活 当时的不便利之处 就是说他确实要跟 在某种程度上 跟着巴黎的时间走 所以他在这边的生活是有一点颠倒的

Speaker 2:

嗯 对而且 他那个情况是疫情前发生的 其实疫情之后 当时很多特别是一些科技大公司 也开始倡导 就是完全可以 100% 100%的远程工作 甚至他们叫做 就是你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100%100%的远程工作甚至他们叫做working from anywhere 就是你可以在 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 也不管时差 这好像也是 疫情期间起来的一些 工作的一个 一个新的方式 好像是不是也多多少少 促进了这个 数字游民队伍的壮大

Speaker 1:

是 而且我记得 我就是上一份工作 当时公司里是有这个制度的 就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申请 三个月以下的 就不超过三个月的 work from anywhere

Speaker 2:

就是如果你在你 你之前那个公司工作 就可以实现在清迈待三个月 然后去蒙特利尔 待一个九个月 是的

Speaker 1:

对 当然也有人真的这样做 因为比如说冬天嘛

Speaker 2:

这里很多

Speaker 1:

然后有的人就去 比如墨西哥呀 反正就是 时差差的不是很多 没有或者 然后呢 气候比较好的 嗯 在阳光下 度过蒙特利尔的冬天

Speaker 2:

嗯 那就是数字有名 因为我实在没有接触过 那还会有什么好处呢 就比如说你可以度过 度过你本来的国家的一些坏的天气 那还有什么好处呢

Speaker 1:

我个人的体会目前是说 我觉得我的自主性更强 自主性是说比起以前远程工作 因为以前也是我真的天天都是在家工作 但是我还是那份全职工作是说 我是要跟着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来走的 现在这个数字游民 因为你是毕竟 必定有时差的一定的时差 有的时候会跟亚洲欧洲北美时差一起工作 你是需要自己的自律和自主都很强的人才适合 因为你完全要自己去掌握自己的时间 然后比如说你 我觉得在给出这个工作节奏的是 你要完成的这件事情 或者是你要开的会 然后其他时间真的就是你要很自律的 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 因为真的没有人在后面催你 或者说你没有今天 到哪个固定的基点 然后要干嘛 所以对于我来说 我是很喜欢 有自主这种感觉的人 所以让我觉得非常 就觉得呼吸都很顺畅的感觉 但是当然也有它的弊端了 我觉得目前我的体会是说 你确实需要去接受 之前自己可能朝九晚五 那个工作的时间很固定 现在要接受是灵活的 因为可能你根据自己白天的完成状态啊 或者今天你自己安排工作的需求 你可能会安排自己晚上工作 或者你需要跟亚洲开会 然后你会需要晚上开会 或需要一大早 就是需要接受这个灵活度

Speaker 2:

因为你们的时差是有12小时

Speaker 1:

对我们有12小时时差 所以这个导致 我总是比亚洲晚一天嘛 所以也是有时候需要提前 更提前完成一些工作 要不然就晚了

Speaker 2:

那会不会导致 其实你就比如说 如果是朝九晚五的工作 之前它是一个block 或者说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界限 可以分得很清楚 我是早上9点到晚上6点 或者是5点 那这样子像你这样说 就是一旦做了数字游民 是不是时间会被切成更多的碎片 然后生活和这个工作是穿插着来的

Speaker 1: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 我目前的答案是是的 就肯定是跟以前朝九晚五的 这整个一个大段时间 就知道这是我的工作时间 从五点零二分 我就要自己生活 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这个肯定是变了的 所以碎片化呀 或者我个人是这样安排的 就是目前来讲 就是我会先把这一周 我是看月 然后再看这一周我要完成的是什么 然后我会去把它计划出来 然后我私人生活会在这个基础上 我也给它差不多计划出来 比如说我比如说今天是周五 那我周五的晚上我会我要见朋友 那我就会提前安排这件事情 那我就会说OK 我知道哪一天我不用会说OK我知道哪一天 我不用晚上开会 或者哪一天我知道 我肯定会开会 那我可就不安排这一天 总之就是我的个人生活 我觉得是要留出来 自己的私人空间 但是是建立在 我把这个 这份自主的工作安排好 然后我在这个基础上 我也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安排好

Speaker 2:

那这样的碎片化 会让你觉得很难再区分生活和工作吗

Speaker 1:

我觉得我是OK的

Speaker 2:

就是

Speaker 1:

我这个人是非常可以 比如说我今天约了朋友七点去吃饭 然后我就从这一晚上 我就不会去再想这件就工作的事情 我可以不想它 虽然我知道第二天有一个什么什么 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这几个小时 我是可以做到我完全休息的

Speaker 2:

所以 对你来说还是没有问题把这个 分开

Speaker 1:

对就我不会一直在想哎呀 我明天要做这件事 然后怎么办 那

Speaker 2:

我们刚才你也说了就是 有很多人是选择 去比如生活在欧洲或者中国 要不就认出去去清买 要不然从欧洲去清买 那可能他们追求的是 一个是比如更自由的 这个环境 或者是更便宜的 这个生活成本 那你这个生活 你这个数字 其实是导着来的 对吗你这个工作你这个数据有名其实是导着来的对吗对 你这个工作 其实更多是在清迈 但是你是游在了蒙特利尔

Speaker 1:

我觉得工作也不是在清迈了 反正就是 我确实是 就是蒙特利尔是一个 跟这个工作 没有关系的一个城市

Speaker 2:

可以这么说 对 数字游民企就是你在你这个生活的地方 跟你工作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Speaker 1:

对 其实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最近想过 然后 其实很简单一个问题 就是你自己现在生活的城市 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生活 然后因为本身我自己是 我当时移民到这里 是我当时是没有 就把辞掉工作 或者把以前的事业 就是舍掉的 所以我是自己决定 我个人的生活会在这里发生 然后 所以是高于 某个工作的 然后后面才发生了其他 工作的机会之类的 所以我觉得 目前来讲 我的生活还是在这里的 因为也很多年了 然后当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 但是目前我的思考的结果是 我现在工作跟很多世界上的城市有关 因为跟蒙特利尔没关 但是这个事实给了我一些 其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我刚才提到的一些 精神上的自主啊 或者我工作安排上的 一些好处 是我现在觉得蛮不错的 对

Speaker 2:

对 然后其实也说明 也是可能真的我们的 工作的程式 没有必要跟我们生活的城市 是完全一样的 或者完全重合的 对吧 那我也很好 就是数字游民数字游民 其实游这个字 还有一个意思 就是我不知道你认识那些人 游就像游民一样 他们是不固定的 他们就不是settle down所以从这点上你可能跟他们游民一样嘛就他们是不固定的就他们就不是settle down 就所以从这点上 你可能跟他们还不太一样 毕竟你在蒙特利尔 已经也生活了有五六年了吧 对吧 那他们更多是 就是更加是一个暂时的一个 比如说一年或者两年 相对时间比较短 那他们会怎么看 就是说或者 或者说你碰到的游民他们也会待很久 我也想知道就是游 这个游民本来这个事情 它就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 那一个人如果一直在处于一个游牧 也不是游牧 类似游牧状态的话他跟他生活的城市和国家或者他跟他家里呃国家就本来的那个国家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

Speaker 1:

嗯 嗯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非常好 就是 其实就是在流动 你说的就是 嗯 一般比如说这次我取青麦 我接就跟这些人的接触和我偶尔在咖啡店里面的聊天了 确实大家是在流动的 而且我观察到在清迈也不是那种 比如我一下在那待 已经待十年了没有 就是还是比较相对短期移居 这种感觉 然后之后可能再去别的城市 可能是一个中转的这么一个概念 流动我觉得起码在这些人 就当时这个状态 是他们向往的一个状态 他们就是想流动 就我们所说的润 它其实就是就流动了嘛

Speaker 2:

以前没有流动

Speaker 1:

现在开始流动 从我自己来讲 我觉得 你记得之前我们也聊过 就是我可能移民过来了 然后就疫情了 然后造成我其实没有怎么流动 其实以前那种旅行的状态 也是彻底变了的

Speaker 2:

每个人都这样 但是我自

Speaker 1:

对当然了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这件事情 但是自从这个数字游民的生活开始之后 我的想我对这个流动的想象会 我可能是跟自己和解 或者是跟这个流动和解 就是我会觉得我会比之前旅行更多 就是但是可能在我生活的这个 蒙特利尔是一个我会回来的家 但是我会出去然后再回来 再出去再回来 对 这是我目前的想象

Speaker 2:

那比如说在清迈那些 就比如说刚才你讨论那个男孩子 他来清迈一年多是为了写剧本 那他们完成这个事情目标之后 那就会再回到 回到英国 还是会他会想去下一个 其他的城市继续 继续游历呢 或者叫移居呢 游居

Speaker 1:

我们两个 当时聊了半个小时左右吧 反正最后 我也问了他类似这种问题 就是你还会在这待多久 然后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然后他说 其实他已经待了一年多 这个剧本已经进入到尾声 所以他说 他肯定不会永远在清迈生活 这是肯定的 但是具体还在清迈待多长时间 他当时说不太确定 因为他觉得 他在当地结识的这个社群 对他很重要 然后目前他是觉得很留恋的 所以目前是打算继续 就是这几个月吧 反正在这里继续生活 但是他也没说他要回英国呀 还是以后去哪里

Speaker 2:

就他也不知道

Speaker 1:

对 我觉得他是很坦然的 去接受这个未知

Speaker 2:

对 我也在想就是说 如果你选择一个 游民的生活 或者就不是移民 是宜居的生活 可能就会有这种 未知和不确定性 还有那会不会有一种 归属感的缺失呢

Speaker 1: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因人而异 对于我来说 我觉得 我会有一个 就是我心里家的概念 就是其实我现在觉得 我有归属感的这样的一个地方

Speaker 2:

Speaker 1:

然后我会以这个为起点 去流动 然后再回到这里 所以这个还是有的 但是如果你说的那种 真的是游牧类

Speaker 2:

对就比如说你那个朋友 你那个聊过天的小男孩 那个男孩子

Speaker 1:

嗯 我是觉得可能也跟人生的这个阶段就比如说你那个朋友你那个聊过天那个小男孩那个男孩子他 我是觉得可能 也跟人生的这个阶段 或者他的这个概念有关 他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

Speaker 2:

之前我们俩聊的时候 然后你也跟我说 他们这些数据 我们也会非常喜欢那种 有点像 说的比较重一点 有点像法外之徒的感觉 就是说因为你是在一个 一个跟你完全没有关系的城市 远离你自己的国家 会有一种 会不会有一种outlaw的感觉 就是法外之徒 当然不说他们要去犯罪 他们可以不按照 所有的地方的一些固定的规则去生活 就比如说他既然是英国人 英国那套东西他可以完全不顾 因为他已经不在那边了 但他来到清迈时候 他因为是外国人 他也不需要去遵守本地的人的一些行为的一些习惯也好 或者是一些条框框也好 会不会有这种感觉

Speaker 1:

我是觉得肯定会有的 因为你从地理位置 身处的位置确实就是 你就是一个异乡人 但是我能感觉到的是确实就是你就是一个异乡人嘛就是你 但是我能感觉到的是 比如在清迈的人这个看 所见所闻 就是起码我看到的人 就是他们会觉得 他们是遵守当地的一些 怎么说利益呀 或者一些社交的一些习惯 就他们没有 不是那种 就是 非常不在乎当地的那种 游客感 因为毕竟他们在那生活一段时间

Speaker 2:

所以我感觉还是

Speaker 1:

比如说他们 就是 从他们自己 行走的速度 然后他们跟当地的人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泰语了 但是跟当地人的互动啊 就是都是非常 起码你能觉得不出挑 你不会觉得他们是凌驾于当地人之上 让当地人服务自己的那种态度

Speaker 2:

哪怕他们不说当地的语言

Speaker 1:

对 当时的对 就学 然后有很大一部分人 我看到的就是他们在待一定 比如待了几个月之后 他们会去决定学泰语 给我感觉就是非常不一样 跟你记得我们在 原来在上海的这个 比如说XBAT 这个圈子里面 非常不一样

Speaker 2:

所以他们还是会注重 去融入当地的文化也好 当地的语言也好 和当地的人也好 所以他们这些 数极有名的那些就是你刚才说那些社区里面 其实有很多当地的泰国人

Speaker 1:

对对对 他们是就是跟就完全 不能说完全融入 可能他们也不想完全融入 他们有自己的自主性 但是他们是共存的

Speaker 2:

就不是在create一个 他们自己的国际化的 数字有名的一个小世界

Speaker 1:

对当然不能一概论 也有这种人吧也许 但是给我感觉就是原来在上海 你很轻易的就是 你只生活在外国人的圈子里面 然后你不学中文 甚至不吃中餐也是可以的 就是

Speaker 2:

也存在的 所以这又是不太一样 在泰国还是 融入性更高 或者它不会是凌驾在一个文化 或者是一个民族之上 态度会不一样

Speaker 1:

但是我后来 我就想那跟比起刚才说的 提起的这种 就是在上海生活的 这种外国人圈子 也有很不同 我就设想可能这同样一个人 在上海他如果这样生活 他如果去了清迈 他可能也同样复制 一样不融入 非常不融入的这种态度 可能还是跟这个人有关 也许他也不会选择清迈

Speaker 2:

但整体来说

Speaker 1:

他就去曼谷了

Speaker 2:

这个有牧民族了 数字有名 在泰国的这样的一群人 当然他们都不是当地人 但也并不是说跟当地的生活完全割裂的 或者那种所谓的法外之徒的感觉

Speaker 1:

对他们 我是觉得他们没有那种 就高傲到自己觉得 我是在这里去完全创造出自己一个泡沫 然后我在这里我舒适的泡沫里面生活的

Speaker 2:

因为毕竟很多人选择青麦 很大的原因非也是这里的 当然气候好很重要的 还有就是成本低吧

Speaker 1:

是的 当然但咱们不能预知未来 也许以后跟大理 会越来越贵啊 或怎样

Speaker 2:

而且现在大理基本上已经 死了吧 也不单是越来越贵 我觉得 怎么说呢 我觉得大理有这种感觉吧 就是那些数字游民和当地游客 当地人的有一种割裂感 嗯 对 而且一个是 就是成本这个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 因为越来越多数字游民 我觉得还有一个威胁数字游民的 继续存在是不是 我们最近也看到 一则新闻就是亚马逊 是就是所谓的科技大公司的一个标杆之一 刚刚宣布所有的员工都要百分之百回去上班 就再也不允许有任何的远程工作 或者是working from anywhere

Speaker 1:

对 我觉得这个亚马逊是一个比较 就是大厂里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 但是很多公司陆续都在往这个方向走 对吧

Speaker 2:

对 我觉得当然这后面 对这个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因为亚马逊也是经历了疫情时候 完全鼓励员工远程工作 然后他们当时我记得是 完全100% working from anywhere 所以他们直接打开了 他们招聘的一个scope 他们完全不用在 因为这个人没有在你的国家 而找不到好的人 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大的 一个好的地方 但是两年前吧 两年前 然后把这个规定改成了 你一定要回去上班三天一周 当时就有很多的buzz出来 然后后来谷歌也跟进 就是谷歌其实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 全部的working from anywhere 然后去两年 两年前的时候也宣布 就是一年前的时候 也宣布要三天回去上班 那亚马逊又今天走了这一步 就完全回去上班 那在可想的未来里面 我觉得有很大的可能 其他的公司会跟进 所以大的一个趋势 还是会可能会回到 疫情前的这种工作状况 那这肯定 也会限制很多 数字有名的 一个可能可行性吧

Speaker 1:

是的 起码就是 你不是自由职业者 对

Speaker 2:

除非就是完全是 不敢了对辞职了�者对对对除非就是完全是不敢了

Speaker 1:

对辞职了 摔门而去 嗯 不过我周围确实有这种 就是因为这种公司 强制你回 回办公室上班而辞职的人 确实是有 我能想到两个人 然后他们就是 换了工作

Speaker 2:

对对对

Speaker 1:

因为他会觉得 疫情中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己的家庭 自己的生活的节奏 孩子的一些照料或什么 已经回不去 天天自己上班的那个状态

Speaker 2:

对 但是你也知道 他现在辞职的是 因为还有公司 接受远程工作 但我大趋势的感觉 就是一点一点 会回到一清闲的节奏 你有可能就没有公司 接受这个 就或者很少的公司 这也是我们担心的 点之一

Speaker 1:

因为我觉得这背后 肯定是有一些产业和经纪人 因为很多市中心 疫情的时候那些办公楼就空了 对对对

Speaker 2:

永远是出于资本的考虑 可能我们需要再一场疫情

Speaker 1:

那还是不了吧

Speaker 2:

对对对 好啦 我觉得今天我们聊了好多 关于这个数字游民的话题 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话题 你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Speaker 1:

可以想象一下 对对对

Speaker 2:

但是我觉得 感觉你至少是非常开心的 现在开始这个 我觉得你这应该 不应该叫数字游民

Speaker 1:

我应该叫什么

Speaker 2:

你应该叫 我也不知道 远程大时差 大时差工作

Speaker 1:

但是我能 就是特别理解 有些性格的人 完全会崩溃 就完全不适合 这样 对

Speaker 2:

或者 也可以 还记得我们上次跟 Jane一起讨论 那个话题的时候 可能不要给自己 涉险 你觉得可能不行 到时候估计好像 也可以 反正我现在觉得我们聊了 就是很多 这也是我们聊 这应该也算是工作的话题 聊了那么多期的工作话题 就觉得其实工作 现在感觉有很多种可能

Speaker 1:

嗯 是 反正我觉得 就是 工作跟个人生活的这个关系 隔离也好 或者是你怎么去平衡它也好 这个是一个挺永恒的话题 我觉得你记得上次 跟Jane结尾的时候 我们还相约 下一次聊一聊

Speaker 2:

对对对

Speaker 1:

工作跟生活平衡的这个话题

Speaker 2:

对对对 永恒的话题

Speaker 1:

尤其是作为女性

Speaker 2:

对 也是一个非常 也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话题 我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

Speaker 1:

对然后现在我目前的心得 就是说 其实不是每一份工作都一样 对对对

Speaker 2:

所以我对他的 对

Speaker 1:

就我对他的界限感 也是可以变化的 所以下一次再聊吧 好的

Speaker 2:

那谢谢陈给我们分享了这次 关于你去清迈的一些经历 还包括讲这个数字游民 让我觉得我是不是应该再 去清迈玩一下

Speaker 1:

可以 或者想象一下 如果有一天自己成为了数字游民

Speaker 2:

对对对 在那边住三个月 看看我会不会无聊,

Speaker 1:

好的, 那谢谢大家收听, 我们下次再见,

Speaker 2:

拜拜, 拜拜,

Speaker 1:

拜拜, 感谢大家收听, 欢迎大家用邮件方式与我们互动, 我们的邮箱地址是, approveditpodcastatprotonme,也可以在苹果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的支持 欢迎订阅明镜

People on this episode